- A+
悠悠晃晃。
唐苏凡检查了下后院儿自家棚里那南瓜苗和其他蔬菜的长势。
欣慰的点了点头,长得还算不错。
南瓜苗瓜头都冒出来了,其他不少长得快的蔬菜都是可以下锅了。
慢悠悠的换上了一层新的草苫子,吃了饭,又准备去工坊转上一圈。
如今,四角山工坊那边已经自成规模,该安排的都已经安排好了,已经不需要他每天再过去了。
而这天香阁又是开业在即,村尾头的工坊,隔出了一半,都是在做天香阁的货。
另一半,则是专门酿酒。
工坊如同九宫格一般,都被分成了不同部门。
为了防止技术的泄露,唐苏凡对每个掌管相应部门的人做了严格挑选。
这样,以后除非所有人都被人收买。
不然无论是酿酒,制盐,还是造香水,这些活计,他人想知道都是难上加难。
如今,整个景河村的村尾头,都是随着唐苏凡手里的产业越来越大,都给盘了下来。
现在景河村一半的人都在唐苏凡的工坊下讨活计养家糊口。
有的妇孺没有男儿家那般力气的,也能找到一些轻巧的活计。
这上外面,除了一些特定的女子活计,可难能找到补贴家用的活儿干了,而且还离家如此近。
还不说唐苏凡工坊里给出的待遇,可是城里一些工坊都没有的。
如今村儿里的老刘叔刘老木匠,也是成为了唐苏凡木制品的指定合伙人。
唐苏凡大全,以后不少香水的包装或者酒水的包装,都准备采用精致美观的木雕品替代。
这给别人赚不如给熟人赚。
所以老刘木匠手底下的规模一扩再扩,连学徒都有了十多个。
如今走起路来,跟个雄赳赳的大公鸡一样。
自家大朗也如愿从隔壁村儿说了个媳妇儿,一家倒是操劳得很是开心。
如今能在这灾年间生活过的有滋有味的,老刘木匠自然心满意足。
如今空闲下来,没事儿也会红着脸膛往村儿里翠花寡妇门里旋,大有桃开二度的意思。
笑的唐苏凡每次遇见了都要开回玩笑,老刘木匠也是红着脸赶紧躲开。
直在工坊里左右转了一个时辰,检查了每个隔坊的状态后,唐苏凡才心满意足的回了家。
悠悠转转,不一会儿便是到了下午了。
也到了该去那长安学子会的时候。
“公子,这回是……又是去打广……广告?”
此时,刘骁正手里搬着一个精致木箱往马车里放。
兴许想起上次的事儿来,刘骁不由得问道。
“嗯哼,孺子可教也——”
唐苏凡轻笑着说道。
这么好的平台,当然是要高挂广告大旗了啊。
听秦怀英几个货说,这每年的长安学子会都是长安城的盛事。
聚集了不少的长安名流,和大家小姐与妇人,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啊。
唐苏凡怎能错失良机,这干产品营销可不能落下。
不刻间。
刘骁便架着唐苏凡的AE86,一路直接近了城。
进了城后,径直往着长安城西侧的芙蓉苑而去。
这芙蓉苑,乃前隋下来的皇家园林,每年维护的费用都是一笔不少的银钱。
隋开皇三年(583年),隋文帝正式迁入新都。隋文帝下令兴建“曲江苑”。
经过隋初的一番改造,重新以皇家园林的性质出现于历史舞台,而且得到了一个新的名称——芙蓉苑。
同时它与长安紧密相连,其池下游流入城内,是城东南各坊用水来源之一。
而如今这芙蓉苑前几年因为国库紧张,都是节紧开支,少有人进去见过其美不胜收的繁华景色。
如今的芙蓉苑,也是成了世家这次举办长安学子会的场地。
无论是派头还是架势,这次的长安学子会都是达到了自以前的巅峰。
唐苏凡到也想见识见识,这后世除了名的5A级旅游地的前景到底啥模样。
今日,这芙蓉苑中,朝官大臣无数,可谓是一个顶尖的权势场。
无数学子都是摩拳擦掌,都争想一显头角。
如果名得冠首,自然一路乘风而起,名利自得。
那怕颇为显露才能,如果得以世家门阀相中,也能入其门下,得一安身立命之本。
每一年,这长安学子会都是世家吸纳人才之所,甚有大才之人,一夜之间,改变了命运。
所以这长安学子会,除了是一大盛世,也是除了科举之外,另一大入仕之场。
由不得那些略有名望的学子们不向往。
一时间,车轮辘辘。
唐苏凡独特至极的马车一路停在了园林外的场内。
等到唐苏凡施施然的下了马车。
立马变引来了一众人的观望与惊奇。
车马座驾如此独特,而且这少年郎身姿挺拔,温文尔雅,气质翩翩的少年郎。
这是何家豪门出来的公子不成?
唐苏凡迎着突如其来的一阵观望,内心骚包的叹了一声。
唉,能穿越的毕竟都长得帅,没办法~
举目望去,到处都是贵人穿行,奉礼致行的场面。
甚至不少莺莺燕燕,明眸善睐的大家女子,都是巧笑言兮的翩翩而过。
煞是一番极好的风景——
程处默:“德誉,你看,还是那边那姑娘好看,脸色白嫩呐——”
李德誉嘿嘿笑道::“那好像是黄门侍郎家的小姐吧,啧啧,长得这般好看了?挺带劲啊~”
尉迟宝林:“看看看,那边那边,中间那个我认为极好!”
随着尉迟宝林的话,几人举目望去。
程处默:“确实不错唉,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?”
李德誉:“这身段,啧啧啧!”
秦怀英面色端正,满脸严肃。
“我觉得这不行,比刚刚那个,瘦上几分,要知道圆润朱玉,最是美俏——”
几个‘狼友’同时环首,眼神戏谑的盯了过来。
程处默捏着下巴,嘿嘿坏笑的说道:“怀英,这可是你说的哈,回去我便与你那美玉姐说去——”
秦怀英面色一囧,干咳两声,连忙准备欲盖弥彰。
“咳咳,胡说什么,我不过是评价罢了,咳咳,莫要乱说!”
说罢还顶过去一个警告的眼神。
距离这长安学子会还没开始呢,秦怀英这几个货早就在这儿等着了。
就在这芙蓉苑的外面,跟几个街溜子一样打望起来。
有程处默这个“长安四害”之一在,几个人怎么可能老实得了。
几人看得正兴起呢。
“所谓多一分则肥,少一分则瘦,这身材固然重要,伱们倒是好歹看看脸啊,没看那胭脂都快能糊墙了吗?”
突然,秦怀英几人背后突然传来了一声‘真知灼见’。
程处默几人“幡然醒悟”,有理有理。
回头一看,原来是唐苏凡来了。
听闻王端话际,王廊那老眉间的皱褶深陷,老声迟疑。
心情说说-伤感说说shangganshuoshuo.cn
“家主之意,是让老夫去以情相说?”
面上的迟疑,对应着心里的惊震。
当年三子王文兴之子,竟然成了如今闻名遐迩的‘长安城小诗仙’。
竟与河间郡王等一众朝臣大员有交!如今更是深咎其功,被封为开国县侯。
王端的心里,不知不觉间缓缓浮现了当年那个面相呆愣的矮小身影。
就是当初那个并不怎么讨他喜的小孙子。
如今,算来不过十七岁罢矣,比方宇小上两岁。
这——
王端面色一抬,轻轻说道。
“之前,也让家中族老带着诚意与其说情,但其拒之不受,但——王廊族兄,若是……你去说之,恐怕会更好。”
“你便去带话,若是唐苏凡愿意归族,老夫自当愿将其直接归于主家族谱。如今他已有爵身,只要他愿意归族,王家自然助他在朝廷立下根本。
“如此年岁便是从四品爵身,想必不过三五之年,老夫相信,便能让其位列前臣。”
王端放下茶杯,轻声而笑。
这个条件,应该没有人会拒绝了吧。
这一句句听得王廊心惊,确实,如今年纪便能有如此之身,若是有整个太原王氏相助,前途无量。
将来他晋阳一脉也能跟着受益。
时过半刻。
王廊面色复杂的走出了长安王家主厅,没人知道最后王端与其说了什么。
一路上拒不作言,谁也不知道他在想的什么。
而王端坐在主厅,双目狭长,暗沉有光。
有些失神的手里看着身旁的茶汤,盘转着手里的琉璃宝珠。
身后走出一位身穿灰袍的老人,恭敬曲身,低声说道。
“家主,如今那唐苏凡已是几家眼中之钉,如今我王家若是收其回族,岂不是太冒险了一些。”
“呵,是吗?老夫倒认为,其子一人,便能顶上十位当今王家少郎。”
王端沉声一笑,撇了一眼身旁堆成一小络的报纸,起身而去。
——
世间眨眼而近,转眼间又是一天。
呼啸的寒风如同宣照着年关的到来。
长安城内外,也跟着年关的到来开始在这寂寥的冬日间热闹了起来。
明天,便是年关,也是后世人熟知的除夕。
作为年关前的一天,自然是家家户户都在做着过年前的准备工作。
一般的百姓家户里,都要开始纷纷准备起五辛,花椒,还有一些年货。
在大唐,年关里喝花椒酒,吃五辛盘,是最常见的习俗。
喝“花椒酒”,就是把把花椒装盘放到桌子上,然后在饮酒的时候,撮几粒花椒放入酒杯中,这样可以驱寒保暖。
而“五辛盘”,又叫“春盘”,这是由五种带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的凉菜盘。
也就是现在的:葱、蒜、油菜、香菜、韭菜,据说吃“五辛盘”可以驱散人的五脏中的陈腐之气,也有尝新的意思。
今年景河村的这些,作为如今新晋的地主老爷。
唐苏凡直接给整个景河村村民送去了一些过年的年货。
有的揭不开锅的,唐苏凡还让温伯,派上工坊那边的下人,准备上一两小吊子割好的羊肉。
加上一些杂余的年货,用一个小布袋装上,给村邻们送去。
而这些,直接让自己两个小徒弟亲自去送了。
唐苏凡此举,也算是封侯发的福利,昨天下午回来后。
更是直接传出话来,在其封邑之下的所有邑户,明年不用交其赋税。
在这年间,家家户户都不好过,唐苏凡这也算心地发善之举。
毕竟他也不靠这点邑税过活。
这一下,唐苏凡在长安城东城外的声名便达到了顶峰。
三个村子,家家户户都在念着唐苏凡的好。
而今天,唐苏凡更是直接让自己两个小徒弟,一人拉着一牛车的年货,分头给他挨家挨户的送过去。
景河村。
李承乾刚从一户人家里出来,面色有些红润,哈着热气,揉了揉自己的小腿。
有些面色喜悦且疲惫的看了看自己负责的那一牛车的年货,已经送了一半了。
小手挥挥,神色振奋:“下一家!”
“哎哟喂,殿下,您就歇歇吧——”
一个身着普通袍子,喉间却少了喉结,面相显出一份阴柔的老头踱这步子,抓紧跟在李承乾后面。
还一边走一边连忙焦急着脸色劝慰道。
这位乃是负责照应李承乾起居的贴身内侍。
早起送太子来景河村读书,下午送太子归回东宫。
今日太子出门,他自然要跟着照应着。
“歇什么歇,下一家!”
李承乾不管不顾,直接挥着小手直奔下一家。
只不过这行事风采,说言道句,已经受某位唐姓穿越者的感染,越来越‘跳脱活泼’。
“那好歹让跟着的护卫为殿下分忧啊,如此多杂货,得送到什么时候啊!”
高公公小声的凑近李承乾说道,看了看身后伪装成寻常商贾部曲的护卫拉的牛车。
这已经是第二车了,除了拉车是护卫。
上面的每一袋都是太子殿下亲自用腰身背扛着送上门户去。
可怜太子这小身板哦,自小哪里干过这些粗人的活计。
而且还不让任何人插手,皆是亲力亲为。
陛下不是送太子来读书的吗?
怎么整日里也不像是读书的样啊?
“没事儿,老师说了,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”
“另外,在外面不许称殿下,就叫我小郎君。”
李承乾认认真真的回身说了一句,随即面色振奋,颇有小大人的风采,一马当先走在前面。
明明一个布袋里面装的物事值不了几个钱,但每个乡亲彼邻面上那真心的道谢与感激。
让从小久居东宫的李承乾由衷感觉到一种从所谓有的成就感。
这种成就感,在一个孩子心里,很容易得到放大。
此刻如同往常让他出去玩儿一般浑身是劲儿。
“好……好的小郎君!”
高公公在后面心疼的看了一眼,虽然心疼,但太子确实长大了啊。
自家小徒弟在外面苦哈哈的干活儿,唐苏凡这才从被窝里起来。
兴许是头几天起的都比较早,今日也没有睡到接近中午。
那什么长安学子会。
好像也是今天下午开始,倒也不急。
欣欣然的在小丫头陶英儿的特意打扮下,慢悠悠的在院子里转了一圈。
不知不觉间,哪怕如今在大唐的身份变了,但唐苏凡还是没有着急招募太多下人。
家里的温伯,绣娘,刘骁,小英儿就已经足够了。
平日里还有自己给两个冤种小徒弟布置点儿生活实践课,简称干活儿。
也是足够了。
等明年搬到长安城里去,恐怕就少有机会体会这种悠闲安静的日子了。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
支付宝扫一扫赞助
微信钱包扫描赞助
赏